13

2020

-

08

生态环境保护视角下,矿产资源开发之路正越走越好

作者:


       近日,青海省就媒体报道的木里矿区非法开采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已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并将严格依法办事,对核查中发现的违纪违法行为,无论涉及谁,无论涉及哪一个层级,必将一查到底,决不会姑息隐瞒。
  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向自然索取资源;同时,人类要生存发展,也必须首先保护生态环境。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时代后,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个悖论。但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人类思想观念的进步,这种悖论正在逐步演变为一种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的关系。特别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发展理念提出以后,我们有了全新的视角和依据来审视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

  

      事实: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记者对此采访了矿产资源业内权威专家,专家表示,实事求是地说,矿产资源一经开发利用,就不可避免地对矿产地及周边地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多层次、立体的。
  总体看来,矿产资源开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地表环境、水文气候、固废物、地质条件等几方面影响。矿山开采长期占用、破坏、污染土地,会改变区域水系结构,破坏动植物区系,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这也是矿产资源开发成为环境与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的根本原因。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喇嘛罕山银铅锌矿地面堆放大量碎石,植被未恢复。生态环境部供图
  具体来说,首先,矿山在建设期由于露采基建剥离及运矿道路修建、工业场地平整,会破坏当地植被,产生表土和废土石,若处理不当,会造成土壤退化,甚至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因此,废土石的处理是矿山建设期的重中之重。
  其次,施工扬尘会造成局部地段降尘量增多,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大气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扬尘会造成局部地段降尘量增多,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大气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减轻施工期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需要在工业场地、离居民点较近的运矿道路等施工现场应采取遮挡措施,围挡高度应不低于2.5 m;通过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使得在各工程土方作业时,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2 m的要求。
  再次,矿山在运营期间,经常用中深孔爆破的方法采矿,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爆破后粒径大的粉尘在近距离内、短时间内沉降,严重者,会对植被制备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此外,大型的井矿,还有可能会成为地表塌陷、泥石流灾害的动因之一;有色金属矿、稀土矿的开采,还会造成较为严重的酸污染、水质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所有这些污染隐患,都需要在资源开发之前就做好处理预案,需要有过硬的处理手段作为保障。

  

         法律:矿产开发不越红线,资源开采科学合理

  “我国对矿产资源开发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选址上,我们的底线是不破坏环境、不影响生态,”内蒙古蒙草草原生态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告诉记者:“比如我国的生态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和生态退化区,是禁止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的,这是红线。”
  记者查阅了我国多个相关法律法规,印证了这一说法。早在2005年,当时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土资源部、卫生部联合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以及严格限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2015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对矿产资源开采有着更为详尽、严格的规定。
  不可否认,由于历史原因,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发生过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影响到了正常的农牧业生产,甚至目前仍有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植保所研究院王建国表示:“当前的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少,这源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我们发展理念日渐科学化。但是毫无疑问,历史遗留问题必须解决,目前,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治理理念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必由之路。”

  

       发展:生态优先是根本,做好修复是前提

  事实上,我国对加强资源开发监管与执法力度,全面开展脆弱区生态环境监查工作,严格禁止超采、过牧、乱垦、滥挖以及非法采矿、无序修路等资源破坏行为的监管从未停止。从无度开采、一味索取,到过度开采、粗放发展,再到集约开采、科学发展,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之路正越走越好。此次青海省政府的坚决表态和彻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发布。方案提出,对新设立矿山执行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生产矿山限期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不符合绿色矿山标准的矿山企业要逐步退出市场;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全面完成露天开采矿山摸底排查,对违反资源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乱采滥挖的露天矿山,依法予以关闭。
  在强化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上,作为北疆生态屏障的内蒙古也毫不手软,采取工程、生物措施,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和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强化矿山开采、储存、装卸、运输过程的污染防治,确保扬尘达标排放。
  在内蒙古的锡林郭勒草原,科学家们更是将科技手段与矿区修复治理深度融合,以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他们利用生态大数据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状况,并在对水、土、气、植被、土壤等生态本底数据进行实地调研后,开始在矿区排土场开展包括土壤改良及植物种群研究等近自然的草原生态植被修复
  “我们正在开展地灾治理、地貌重塑、水系构建、土壤重构、植被建植、设施设备完善、动态监测等综合治理工作,以期实现治理区与周边草原过渡融合,为矿山排土场生态修复提供从项目设计、科研实施到工程施工的全面参考。”内蒙古蒙草草原生态研究院院长邢旗说。
  不论是中华水塔还是北疆生态屏障,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一个悖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至关重要的指导思想,正在引导和促使集约、环保的资源开发方式成为发展主流。